【精准扶贫】在沙漠腹地养殖"扶贫虾"的王智

发布时间:2019-09-06  【    】

“以前在沙漠中养虾是想都不敢想的事,现在却变成了我们村的新兴产业。”柬萨库勒村村民买买提阿布都拉•买吐肉孜一家人摘掉了“贫困户”的帽子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柬萨库勒位于新疆和田县北部沙漠腹地,是深度贫困村,贫困发生率高达90%。中国广核集团(简称“中广核”)扶贫干部王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,坚持“志”“智”双扶,以产业发展引领全村脱贫致富,赢得了村民的好口碑。


▲王智帮助贫困户清理饲料草


“这些活蹦乱跳的虾让我们看到了希望”

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。和田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,柬萨库勒村全村174694人(其中,农业户口166653人)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5588人,实现脱贫责任重大、任务艰巨。


▲柬萨库勒村的水产养殖基地


要让村民脱贫,还得有好法子。王智遍访贫困户核实贫困状况,制定“一户一策”脱贫方案,针对脱贫困难人员精准施策。通过积极争取扶贫政策支持,2018年落实扶贫资金405万元,大力发展驴、鹅、鸽子养殖及庭院经济和特色种植,帮助78名贫困人口脱贫;通过认真落实生态补偿优惠政策,帮助835人脱贫;通过鼓励贫困人口外出务工,成功转移就业脱贫107166人。

在驻村之前,王智拥有丰富的招商引资工作经验,深知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是不可持续的脱贫。他把和田当故乡,把村民当亲人,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,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宣传推介和田,围绕村里11个土塘55亩水面,积极开展扶贫产业项目招商,推进精准脱贫。他主动作为积极联系,用真心、用真情、用行动打动了总经理盛军先,引进了新疆禾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在柬萨库勒村发展陆基水产养殖。

今年6月以来,禾美公司陆续投资50万元投放160万尾南美白对虾、10万尾单雄罗非鱼试验性养殖陆基水产,预计今年出塘10吨对虾、35吨罗非鱼,产值170万元以上;吸纳4名村民入股就业,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。看到长势良好的鱼虾,村民们开心地把这些虾称作“沙漠腹地中的扶贫虾”。村民买买提阿布都拉·买吐肉孜兴高采烈地说:“这些活蹦乱跳的虾让我们看到了希望,王书记来了,我们脱贫致富变得容易。”

在王智和全体工作队、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,柬萨库勒村顺利通过乡、县、地三级验收,提前完成贫困村整村退出。

王智在做好本村产业发展的同时,积极助力和田招商引资。在他的盛情邀请下,中国企业报集团组织23家企业、北京新疆商会组织8家企业组团到和田县考察,陕煤集团、莲花味精等知名企业到和田洽谈项目;促成和田县赴粤丰环保有限公司洽谈合作;中勘天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和田县签订投资20亿元实施土地占补平衡项目;帮助对接山东植益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菊芋种植加工项目、青岛安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禽类养殖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、青岛坤华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自贸区建设和废旧轮胎加工项目等。和田县委常委、常务副县长、政协党组书记李绍忠说:“王智来和田县驻村以后,不仅帮助柬萨库勒村提前完成贫困村整村退出,在招商引资工作上给我们县也帮了不少忙,是一名勤奋务实的好干部。”

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”

扶贫难度大的地方,往往也是党组织工作薄弱的地方。王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“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”,将打造一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村支部作为第一要务。

上任伊始,王智面临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部是维吾尔族同志,语言交流不畅的严峻现实。“现在国家有这么多惠民政策,如果大家国语不好,就会错过为老百姓落实政策措施的机会”。在王智的鼓励下,全村的党员和村干部学习国语的热情高涨,按照“一天一个字、两天一个词、一周一句话”的要求学习国语,在每天工作例会上用国语汇报工作,公众场合使用国语交流,表达能力大幅提高。

按照“能者上、庸者下”原则,柬萨库勒村村干部进行了调整,1位年龄大且国语表达能力弱的老干部退休,1位不胜任工作的村干部被更换。目前5位村干部平均年龄26.8岁,4名村干部能够熟练使用电脑,村干部为民办事的能力明显提升,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得到增强。


▲当地村民在村办的合作社就近就业


结合岗位分工不明确、权责不明晰的情况,王智进一步完善村级办事制度,做到“按流程办事,用制度管人”。每天坚持早上10点召开分头派工会、晚上23:30召开分析研判会,建立“访惠聚”干部与村干部AB岗“传帮带”工作机制,完善工作纪律、考勤制度、激励办法等,帮助村干部定计划、抓落实。

在他的带动下,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,村党支部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,各项工作往前赶、向前冲,2018年成功实现软弱涣散党组织摘帽,村党员干部群众信心得到了显著增强。“这些工作机制有效管用,任务明确、责任压实后,就没有什么干不好的工作。”村党支部书记阿布都喀迪尔·热杰普由衷称赞。

“晒太阳的人少了,想致富的人多了”

“短志”和“缺智”是贫困户的最大敌人。针对贫困户普遍存在“等靠要”思想、勤劳致富能力不足、主动就业务工意愿不强等现状,王智充分借助周一升国旗宣讲、农牧民夜校、村民大会、民族团结一家亲、草根宣讲团等载体,鼓励贫困户重树信心,通过辛勤劳动摆脱贫困。


▲王智(中间)乘坐电动三轮车开展入户走访工作


王智积极向上级申请安排3名村干部赴外地考察,学习先进经验。他鼓励村党员艾买尔·赛迪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开办养殖合作社带动9人就业。在他的安排下,12名贫困人员到广东、福建等地务工,17名贫困人员赴阿克苏地区开展季节性务工。贫困户阿布拉·买吐送说:“我家有4口人,种7亩胡萝卜,稳定就业1人,钱越挣越多!日子越过越好!感谢党的好政策!”

现在的柬萨库勒村,人人都有安居房,户户通水通电通公路,家家安装有线电视,全村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,以后也将逐步由贫困村变成水产养殖基地。更令王智感到开心的是村民的精气神不一样了,“村里闲聊晒太阳的人少了,勤劳的人多了,想致富的人多了。”